星光體 第四章
亞瑟·E·鮑威爾所著
第四章 功能
星光體的功能可以粗略地分為三個大項: -
1. 令人能夠有感覺。
2. 作為心智和物理物質的橋樑。
3. 作為意識和行動的獨立載具。
我們會順序研討這三項功能。當人要以「原理」來分析,例如以顯化生命的模式,四個較低的原理有時會被稱為「低等四要素(Lower Quaternery)」: -
肉體
以太體
普拉納(Prana)或生命力
卡馬(Kama)或慾望
第四個原理卡馬是在星光體中的生命顯化和受它的條件限制:它的特徵是感覺的屬性,最基本的形式是感官,而最複雜的形式是情緒,在這兩者之間還有很多等級。這有時會總結為慾望,就是根據它們帶來的是愉悅或痛楚,而受物件吸引或抗拒。
因此,卡馬包括每種感覺,而可以被形容為激情和情緒的本質。它包括所有動物的慾望如飢餓、口渴、性慾:所有激情如低形式的愛、憎恨、羨慕、嫉妒;它是為有情存在、為體驗物質帶來的喜悅的慾望 - 「肉體的情欲、雙眼的欲火、生命的驕傲。」
卡馬是我們內在的獸性,丁尼生的「猿與虎」,這是最會綁定我們在地球上的力量,也以感官的幻象,在所有更高的渴望中樁定我們。它是人的本質中最著重物質的,也是很快就綁定他到地球上的生活的。「它不是分子構成的物質,最少不是整個人體,肉體(Sthula Sharira),它是我們所有「原理」中最粗略的,但肯定是處於中間的原理,真正的動物中心;而我們的身體只是它的外殼和不用負責的因素,它在一生人中作為我們內在獸性的媒介。」(神秘教義第一冊,280-1)
卡馬或慾望也被形容為阿特馬(Atma)或意志的倒影或低等面向,兩者不同之處在於意志是自我決定的,而慾望是因受周圍的物件吸引或抗拒而行動。因此,慾望是失去冠冕的意志,物質的俘虜和奴隸。
另一種與卡馬相關的方式被歐內斯特·伍德先生在他的圖畫書七道光束:卡馬(The Seven Rays: Kama)中表達得很好:「表示所有慾望。而慾望是愛轉向外在的面向,對三個世界事物的愛;同時正確的愛是對生命的愛和對神聖的愛,屬於更高的或轉向內在自我。」
對於我們在這本書中的目的,慾望和情緒經常被用作實際上的同義詞:可是嚴格地說,情緒是慾望和智慧的產物。
星光體經常被稱為卡馬形相(Kama Rupa):有時在較舊的專門術語被稱為動物靈魂。
由外在擊向肉體的衝擊會以普拉納或生命力為媒介傳達成振動,但它們只會維持為振動,只是物理層面上的動作,而不是卡馬這將振動轉變為感覺的感官原理。所以,在到達星光中心前,愉悅和痛楚都不會出現。於是,卡馬加入普拉納被說為「生命的呼吸」,這個散發到身體每個粒子的活力加上感情的原理。
看起來某些肉體器官特別地與卡馬的運作有關聯:其中有肝臟和脾臟。這裏可以注意到卡馬或慾望在礦物王國只是剛剛開始活躍,以化學親和力表達出來,而當然在植物王國中就發展得更好了,這從使用低等星光物質上遠要強的能力可見一斑。植物學的學生覺察到喜歡和不喜歡,例如慾望,在植物世界中比礦物世界中要明顯得多,很多植物為要達到目的,表現出極致的創造力和睿智。
植物對有愛心的照顧會很快作出回應,也會因人向它們發出的感覺而受到顯著的影響。它們喜歡和會回應讚美:它們也能夠有個體的依戀,以及憤怒和不喜歡。
動物能夠體驗所有程度的低等慾望,不過體驗高等慾望的能力就較低。然而它是存在的,在個別例子中,動物能夠顯化非常高品質的感情或虔誠。
現在來到星光體的第二項功能 - 作為心智和物理物質之間的橋樑 - 我們要注意物理感官受到的衝擊會被普拉納向內傳送,再因位於卡馬中的感官中心的行動而成為感覺,然後被末那識(Manas)或心智感知到。因此,沒有透過星光體的總體行動,外在世界和人的心智就沒有連結,物理衝擊和心智對這些衝擊的知覺之間也沒有了連結。
反過來,當我們思考時,我們內在的心智物質就會啟動;於是產生出來的振動會傳送去我們星光體的物質,星光物質再影響到以太物質,這反過來作出在稠密的物理物質,腦袋的灰質。
因此,星光體實際上是我們的物理和心智生活之間的橋樑,擔任從物理到心智和從心智到物理的一個振動發送器,而事實上主要是通過這種不斷的振動來回去發展。在人的星光體進化過程中,有兩個不同的階段:星光體首先會發展到一個相當高的地步,成為一個傳送載具:然後它會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身體,人就可以在星光層上運作。人之中,正常的腦部智力是被卡馬和末那識的聯合所產生,這個聯合就是經常說的卡馬-末那識(Kama-Manas)卡馬-末那識被H·P·布拉瓦茨基形容為「人的理性、但地球化或物理的智慧,被物質所包圍和束縛,因此受到後者的影響」;這是在幻象層面運作的「低我」在想像自己是真我或Ego,於是掉進佛家所說的「分離的異端(heresy of separateness)」。
卡馬-末那識就是帶有慾望的末那識,也被如畫地形容為末那識對外在事物感興趣。
可以順便提一下要清楚明白一個事實,就是卡馬-末那識屬於人類的人格,它透過肉體腦袋發揮功能,這對於完全掌握輪迴過程至關重要,並且只要意識超越不了腦袋的機制,前世的記憶就不足以表示出來,這個機制加上卡馬的機制,令每一世都是新開始,於是不會和累世有直接的接觸。
末那識自己影響不到肉體腦細胞的分子:但當它聯合卡馬時,就能夠啟動物理分子和因此產生「腦部意識」,包括我們平常知道的腦部記憶和人類的所有心智功能。這當然不是高等末那識,而是與卡馬關連的低等末那識(例如心智層的最低四個等級的物質)。在西方心理學,這卡馬-末那識變成被稱為思想這個系統的一部分。形成人的高等本質和低等本質之間的連結的卡馬-末那識是生活中的戰場,還有我們之後會看到,它在死後的存在扮演一個重要的部分。
與末那識和卡馬相當接近的聯繫是印度教徒說人有五個鞘,其中一個就是用作智慧和慾望的顯化工作: -
1 妙樂所成身(Anandamayakosha)
極樂的鞘
菩提
2 識所成身(Vignanamayakosha)
鑑別的鞘
高等心智
3 意所成身(Manomayakosha)
智慧與慾望的鞘
低等心智和卡馬
4 氣息所成身(Pranamayakosha)
生命力的鞘
普拉納
5 食所成身(Annamayakosha)
食物的鞘
稠密肉體
在摩奴法典(Manu)使用的分類中,氣息所成身和食所成身是歸作一類的,被稱為本質自我(Bhutatman)或元素自我,或行動的身體。
他稱識所成身和意所成身為感覺的身體,給它起了靈魂(Jiva)這名字:他為這身體定義為覺知者,克希特雷亞(Kshetragna),變成感受到愉悅和痛楚。
在它們外在的關係中,識所成身和意所成身,特別是意所成身和提婆(Deva)世界有關。提婆被說成「進入」了人身,這裏引用的是元素的主神(Deities)(看第二十一章)。這些主神會引起人的感官,將觸碰從無感覺變成有感覺,或從內在認知到觸碰,這基本上是一個提婆的動作。所以,當與所有這些低等提婆的連結獲得至高無上的控制時,就會令人成為宇宙所有區域中的大師。
如上所述,無法影響腦部大粒子的末那識或心智投射出自己的一部分,例如低等末那識,再用星光物質包裹那部分,然後在以太物質的幫助下,滲透出生前的小孩整個神經系統。來自末那識的投射經常被稱為它的倒影、陰影、光束,也有來自其他寓言的名稱。H·P·布拉瓦茨基寫出(神智學的關鍵第184版):「一旦被監禁或轉生,它們(末那識)的精華就一分為二;就是說,本應是獨立實體的永恆神聖心智的光束,假設有了雙重屬性,就是 (a) 它們必不可少、固有、有特性、立志於天堂的心智(高等末那識),和 (b) 人類的思維品質、動物思維的品質、以人腦為先的合理化、慾望主導或低等末那識。」
因此,低等末那識陷入四要素中,可被視為一隻手握著卡馬,而另一隻手則留著握緊它的父親,高等末那識。究竟它會被卡馬完全拉下來,並且斷離三元合一(阿特瑪-菩提-末那識)去到屬於它本質的地方,還是它會勝利地將在地球生活的純淨體驗帶回本源 - 這是生命 - 並在累次連續轉世中設定和解決好問題呢。這一點會在死後的生命這章節中深入探討。
因此,卡馬提供動物和激情的元素;低等末那識將這些合理化,再加上智慧的能力。人就在生命中將這兩個原理交織在一起,並很少分開來用。末那識可被視為火焰,卡馬和肉體腦袋為餵養火焰的燈芯和燃料。所有發展好或沒開發的人的自我都有著相同的精華和物質:而會令人成為一個偉人或一個庸俗愚蠢的人是肉體的品質和組成,以及腦部和身體傳送和表達真正內在的光的能力。
簡略來說,卡馬-末那識是人的人格自我:低等末那識帶來個體化的觸覺,令人格認為自己是「我」。低等末那識是來自不朽的思想家的一道光束,照亮著一個人格。通過賦予預期、記憶和想像的力量,低等末那識屈服於感官和動物本質帶來的愉悅感。
雖然在這本書中不太可能深入探討末那識和心智體的領域,然而,在這個階段可以幫助學生補充一下,安住在末那識的自由意志、末那識是瑪哈特(Mahat),即宇宙心智的代表。在肉體的中的人,低等末那識是自由意志的代理。末那識帶來自由的感覺,這個我們可以規管自己的知識,高等本質可以主宰低等的。因此,以末那識而不以卡馬去辨認意識,是一個走上自我控制路上的重要一步。
末那識的天人交戰,就是證明自己本質是自由的最好證據。自我的臨在和力量允許人去選擇順從慾望,還是克服它們。當低等末那識征服卡馬時,低等四要素就會處於正確位置,服從高等三元合一 - 阿特瑪-菩提-末那識。 我們可以下面的方式為人的原理分類: -
阿特瑪
1 菩提 不朽
末那識
2 卡馬-末那識 有條件地不朽
普拉納
3 以太體 凡人
稠密身體
我們現在來說一下星光體的第三項功能 - 作為意識和行動的一個獨立載具。我們這部分課題的完整論述 - 星光體在自己所屬層面的運用、發展、可能性和限制 - 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一步一步地探討。就目前而言,只需簡要列舉星光體可用作獨立戴具的主要方式就足夠了。就是以下幾項: -
1. 在原本清醒的意識期間,例如肉體腦袋和感官都完全清醒,星光感官的力量可被帶進行動。其中一些力量對應於肉體具有的行動的感官和力量。 它們會在下一章節,脈輪中探討。
2. 在睡覺或發呆期間,星光體是可以從肉體分離出來和在自己的層面中隨意移動和運作的。這會在睡夢中的生活這一章節中探討。
3. 星光體的力量可以發展,讓人可以有意識和隨心所欲地在他選擇的時候離開肉體和在意識不會中斷下進入星光體。這會在意識無間斷這一章節中探討。
4. 肉體死亡後,意識會脫離並進入星光體,取決於幾個因素,在星光層開展的生活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變化很大。這會在死後的生命這一章節中探討。
我們的課題這些分支帶來的許多衍生,將構成剩餘的論述的主要部分。
待續。。。
翻譯:Andy Cho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