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因果體與自我 第九及第十章

亞瑟·E·鮑威爾所著


第九章 集體靈魂


我們現在來到一個階段,就是每個真一都被給予一個高等三位一體(包括阿特瑪、菩提和末那識的永久原子)和一個低等三位一體(包括心智單元、星光和物理永久原子)。當然,這些物質粒子僅僅是作為核心,使真一能夠通過祂的「光線」接觸到各個層面,建造出身體(載具)讓祂在這些存在層面收集體驗和學會表達自己。


為了理解達成這些結果的機制,我們必須接著研究一下被稱為集體靈魂的現象。


我們已看到低等三位一體的原子依附到中脈(生命之線)上,存在了薄薄的物質膜將七種主要類型的三位一體彼此分隔開。因而形成三位一體的七個主要組別(光線),再通過分裂再分裂,在各個生命王國中增加了數量龐大的集體靈魂。這七種大類別(光線)的集體靈魂在其進化中的所有滄桑變遷中,依然是獨立且不同的:就是說,這七種類型就在平行線上進化,永遠不會與另一種交疊融合。這七個類型在所有王國中都是明顯不同的,祂們中的任何一個所採用的後繼形體,使一系列元素、礦物、植物或動物(視情況而定)相互連結。


這七種主要集體靈魂以模糊矇矓的形體出現,漂浮在物質的海洋中,就像氣球漂浮在海上一樣。他們首先會在心智層上被看到,再在星光層上輪廓更清晰,然後在物理層上又再更加清晰。


他們每一個都漂浮在第二生命浪潮的七道主流之一。當然,在所有主要集體靈魂內在都有數之不盡的低等三位一體,每個都通過輝耀的金線連結到它的高等三位一體,這也取決於高掛著的真一。到目前為止,三位一體周圍還出現黃金生命網;直到出現礦物王國前,它都不會存在。


圖十三粗略描述了現在達到的階段。由於圖中展示出七種集體靈魂的空間所限,只展示到非常小量三位一體,所以必須記得祂們的數量其實是非常龐大的,當然他們還連結著自己的較高三位一體和真一。





圖中展示的階段可見於分隔了七種主要集體靈魂的薄膜有三層:包括心智精華、星光真一精華和物理層的原子物質。如前所述,這些膜最終會形成集體靈魂確確實實的包壁。


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包膜是由與三位一體本身所屬的物質組相同的物質形成。


正如我們見到的那樣,進化過程(更嚴格來說是退化過程)的總體計劃是偉大神聖生命流逐漸分化,直到在重覆又重覆的大分化與細分化後,達到了人類這種明確的個體,再沒有可能分化下去的人類實體(靈魂)。


存在於礦物、植物和動物王國中的集體靈魂因而代表了引領到完整分化為獨立的人類實體(單元)的中間階段。因此,在上面提到的三個王國中,我們不會在一整塊礦物或一棵植物或一隻動物中找到一個靈魂。反而我們會找到一整塊生命(我們可以用這一個術語)為數量龐大的礦物物質、大量植物或一個數量的動物賦予了靈魂。我們會在稍後探究一下這些細節,目前,我們只考慮集體靈魂的一般功能和目的。


一個集體靈魂的最佳物理類比例子或許是東方的在桶子中的水。從桶子中取出的一杯水,就是說代表一棵植物或一隻動物的靈魂(或一部分靈魂)。暫時而言,玻璃杯中的水與桶中的水是完全分開的,而且,水的形狀也就是裝有水的玻璃杯的形狀。


所以,集體靈魂的一部分也可以佔據活化一個植物或動物形體。一隻動物在物理層上生活和之後在星光世界時,都有一個像人類般獨立的靈魂;但是當動物的星光生命結束時,該靈魂不會在一個單獨的身體中轉世,而是回到集體靈魂這種靈魂物質的儲存庫。


因此用我們的比喻來說,動物的死亡就代表將水從玻璃杯倒回水桶中。從玻璃杯來的水變得與桶子中的水徹底混合起來,來自特定的一隻動物的那部分靈魂也會與集體靈魂的所有靈魂融合在一起。而且就像不可能再次從水桶中取出包含相同水分子的一杯水般,也不可能將集體靈魂中所有靈魂的之前那部分棲身進另一個特定的動物形體。


繼續再說一下這個比喻,很明顯我們能夠將水桶中的水同時倒滿幾個玻璃杯;同樣很多個動物形體也可以被同一個集體靈魂賦予靈魂。


此外,如果我們假設任何一杯水染上了它自己的色調,然後當這杯水被倒進水桶時,這些染了色的物質會分佈到水桶中的所有水,水桶中所有水的顏色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被改變了。


如果我們用染色的物質來代表一隻特定動物所獲得的體驗或素質,這樣,當活化了該動物的這一部分靈魂回到他的父母親(集體靈魂)時,該些體驗或素質就會成為集體靈魂整體的一部分,再同樣地分享給祂其他所有部分,不過程度上會比那隻動物所體驗到的低;即是我們可以說集中在該隻動物的體驗以稀釋了的方式擴散到與這動物連結的集體靈魂中。


礦物王國、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的集體靈魂與尚在胎中的人類寶寶有一點完全相同的地方。就像人類寶寶被母親的生命流滋養般,集體靈魂的保護膜也會滋養祂內在的生命,並接收和分佈祂內在收集到的體驗。


這些循環的生命是父母的;年幼的植物或動物還沒準備好個體的生活,而必須依賴於父母來得到滋養。因此,礦物、植物和動物的胚胎生命被邏各斯生命激起的元素和真一精華包膜所滋養。集體靈魂在生命進化的早期階段取決於三個因素:【a】第一個也是主要的一個,邏各斯珍愛的生命;

【b】神靈的合作和指引;

【c】他們對包裹著自己的形體的盲壓。


通過這三個代理喚醒低等三位一體中原子的振動力的過程的一般機制如下:


第二邏各斯在集體靈魂的包膜中起作用,為物理永久原子充能。這些原子由於神靈的行動而陷入於礦物王國所提供的各種狀態中,其中每個原子都附著在許多礦物粒子上。包含熱、冷、擊打、壓力、震動等等的這些從礦物物質而來的體驗,傳達到所依附的物理永久原子,從而激起來自內在沉睡意識的模糊共振回應。


當任何永久原子到達一定的響應度或當一個礦物形體(即依附在永久原子上的粒子)分解時,集體靈魂會將原子回收進自己當中。


該原子獲得的體驗(即被逼執行的振動)用特定的方式以振動力量保留在它之中,簡而言之就是振動的力量。然後,正如我們說的那樣,失去了礦物形體這個載體的永久原子會赤裸裸地遺留在集體靈魂中;它會在這裏繼續重覆它學會的振動,重覆它的生命體驗,因而建立起遊走在集體靈魂包膜中的脈動,再傳送到裝載在集體靈魂中的其他永久原子。因此,每顆永久原子都會彼此影響和幫助。現在出現了另一個重要的現象。很明顯體驗到的特性相似的這些永久原子會比體驗不同的永久原子更容易受彼此影響。所以,集體靈魂內在會出現某些分離,一片膜狀的分隔壁會在包膜中生長,分隔開這些彼此分離的群組。


回到水桶中的水的比喻,我們可以見到幾乎看不見的薄膜橫跨在桶子中。最初,水可以在某程度上濾過這些障壁;但然而,從障壁一邊取出的一杯水總是會回到同一邊,所以在一邊的水變得與另一邊的水有點不一樣。接著,障壁逐漸稠密和變得難以穿透,最後成為兩種不同部分的水 而不是只是一種。


同樣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分裂,集體靈魂形成兩個集體靈魂。這個過程會重覆又重覆,產生出數量不斷增長的集體靈魂,其中相應的意識差異不斷增加,當然在同時依然共享某些基礎的特徵。


集體靈魂中的永久原子是根據什麼來陷入自然王國的定律都現在為止還不清楚。有跡象顯示礦物、植物和低等動物王國的進化屬於地球本身的進化,而不是代表真一們的三位一體的進化,真一正在這個太陽系中進化,再在適當時候來到地球用祂承擔得起的條件來進行自己的進化。


因此,就像人的頭髮與他身體有關連般,每一種草和小植物都與地球本身有關連,而不是與真一們和祂們的三位一體有關連。草等等的生命似乎是第二邏各斯的,祂將它們握在一起形成形體,同時,組成它們的原子和分子中的生命當然是第三邏各斯的,不僅被我們的鍊系統的行星邏各斯改動,也被稱為地球之靈的有點隱晦的實體所改動。因此,雖1這些為真一們與祂們的三位一體的進化提供場地的王國,但似乎並不只是為此而存在。


因此,我們找到分散在植物王國和礦物王國的永久原子,儘管我們還不明白管理它們分佈的原因。例如,可以在一顆珍珠、紅寶石或鑽石中發現一顆永久原子;很多被發現分散在礦脈之類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很多礦物物質看來沒包含任何永久原子。


壽命短的植物也一樣。但是壽命長的植物如大樹中經常找到永久原子。但再一次,大樹的生命似乎與神靈的進化比與永久原子連結的意識的進化更有密切關係。


因此,好像是永久原子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了樹中生命和意識的進化。永久原子因而可以被說成更像寄生蟲,沐浴於進化程度更高的生命中來獲益。學生必須知道此刻我們對這些物質的知識是極之零碎的。現在我們研究了集體靈魂的一般性質和功能後,我們可以更詳細地看看礦物、植物和動物集體靈魂,首先從礦物集體靈魂開始。



第十章 礦物集體靈魂


圖十四是在描繪出一個礦物集體靈魂。會看到這個集體靈魂的壁(包膜)有三層:最外層由物理原子物質組成;中間一層是星光真一精華;最內層是心智元素精華,即是第四心智子層面的物質。


一個礦物集體靈魂因而可以被定義為一個三位一體的集合,被包含了心智真一精華、星光真一精華和物理原子物質的三重包膜包裹著。


在集體靈魂內部有一些低等三位一體,當然是連接著它們對應的高等三位一體,再連接到在它們背後的真一們。這些在集體靈魂之中的三位一體此刻並沒有陷入任何礦物物質中。集體靈魂下方有幾個不規則的形狀,意在代表礦物物質的群組(塊狀物)。在其中一些塊狀物的內在,可以看到一些低等三位一體,從這些三位一體向上升的線表示它們屬於漂浮在它們上方的父母集體靈魂。


在圖的最右邊,有一團礦物物質碎掉了,所以它分裂成碎塊。之前沉浸在其中的低等三位一體返回它的父母集體靈魂【正如這本書之前所描述那樣】。


礦物集體靈魂的棲身者可以說就是最稠密的包膜(換句話說是物理包膜)中的棲身者,礦物集體靈魂在物理層上是最活躍的。


所有低等三位一體都必須通過這個王國,物質在這個地方達到最粗糙的形體,偉大生命浪潮到達到其最低點,並且開始向上爬升。


此外,物理意識會是第一個醒來的;在物理層上,生命必定會轉向外在來辨識來自外在世界的接觸。意識會逐漸學會辨識到外在的衝擊是來自外在世界的,並自己意識到由於這些影響而發生的變化。換句話說,意識首次在物理層上成為自我意識。


通過長時間的經驗,意識感受到從衝擊而升騰起的愉悅或痛楚,用那些愉悅或痛楚來辨識自身,並開始不再將接觸其表面的東西視為自身。因此,「非我」和「我」之間第一個粗略分離就此形成。



隨著經驗累積,「我」會通過其將來的整個進化過程,經過一層又一層向外在被降格為屬於「非我」的物質,向內回歸。但是,在其內涵不斷變化的同時,主體和客體之間的根本區別仍然存在。「我」是在渴望、思考、感受、行動的意識;「非我」是意識所渴望、思考、感受、行動的東西。


因此正如我們所說的那樣,意識在物理層醒過來,並且它的表達是通過物理永久原子的。躺在這個原子中睡覺;根據眾所周知的格言,「它睡在礦物中」;在其中必須覺醒到一定程度,它才得以從這無夢的睡眠中起來,並且變得夠活躍到進入下一個階段 - 植物王國這個注定實現的「夢想」。


在礦物王國中,意識對外在刺激的回應比很多人以為的要大得多,其中一些回應表明了星光永久原子中甚至有意識甦醒的跡象。因此,化學元素展現出不同的互相吸引力,而且當另一個元素進入時,化學化合物會不斷被分解。例如,形成銀鹽的兩種元素遇到鹽酸會突然彼此分開,銀與來自酸的氯結合,留下來自酸的氫與被丟下的原本與銀結合的元素形成新的組合(化合物)。


當這些活躍的互換發生時,這些緊密關係的形成和分離造成狂暴的物理振動,導致星光原子中會有輕微的攪動。


因此,星光意識慢慢地從物理意識甦醒,一朵細小的星光物質雲被這些輕微的抖動吸引到星光永久原子四周。但是,這些星光物質是非常鬆散,和似乎相當沒組織的。在這個階段,在心智單元中看來還沒有任何振動。


還沒列出七種光線(類型)的礦物、植物或動物的詳細清單;但是下面列出的珠寶和礦物清單是分類的開始,毫無疑問,這將有一天出現。





待續。。。


翻譯:Andy Chow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因果體與自我 第七章及第八章

亞瑟·E·鮑威爾所著


第七章 原子的依附物:II.低等三位一體


靈性三位一體(阿特瑪-菩提-末那識)形成時,邏各斯生命之流的溫暖從內在喚起了反應式生命的淡淡激動。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從三位一體發出一條細細的線,就像一根細小根鬚,一條被菩提物質包裹著的金色生命線。


這條線有時被稱為Sutratma,字面上就是自我之線,因為永久粒子在它之上形成一條線,就像珠子串聯在一根繩子上般。但是,這個詞被用於很多地方,卻始終表示出連結著獨立的粒子的一根線。因此,當這根線纏繞著眾多個別的生命時,它被應用於轉世的自我;當這根線纏繞著宇宙中的眾生時,它就被應用於第二邏各斯等等。所以,它表示了一項功能,而不是一個特定的實體或實體類別。從每一個靈性三位一體中出現這些線的其中一根,這些線最初在七大生命流中隱約地出現。然後,就像發生在高等三位一體的情況一般,它們每一根都被神靈代為錨定在心智分子(常常被稱為心智單元)上,這是第四心智子層面(即是心智層的最高一層)的一顆粒子。


在這個心智單元周圍,聚集著第二元素王國的元素精華臨時聚集體,一遍又一遍地分散和聚集。精華的這個振動將心智單元喚醒至會作出昏沉的回應,接著,這些振動向上輕微刺激到三位一體中的意識種子,在其中產生最模糊的內在運動。


不能說心智單元總是有一個包圍著自己的形體,因為可能有很多很多個心智單元陷進一個既定的精華集合體中,同時其他精華集合體之中可能只有一個心智單元或者一個都沒有。因此,心智單元緩慢得難以想像地成為某些素質的擁有者,也就是它們獲得了以某些方式振動的力量,這些力量與思考關聯,並且到了後期與意志關聯而令意念成為可能。


其中,它們受到第二元素王國神靈的幫助,將它們逐漸開始回應到的振動指引去它們身上,再將神靈自己從身上丟掉的元素精華包圍著它們。


此外,七個典型組別的每一組都以一層真一精華(被第二邏各斯的生命賦予靈魂的原子物質)薄膜彼此分隔開,這層薄膜是將來靈魂群組最初的壁膜。


圖XI A描繪出剛剛所描述的過程。


然後,整個過程在下一個較低層面重覆一遍【參看圖XI B】。在菩提物質的鞘中的生命線與連結著的心智單元,通過同一個類似的手段,向外推到連結著星光原子的星光層。這個星光永久原子的周圍收集了第三元素王國的元素精華臨時集合體,正如之前那樣,散去並重新收集。


接著就是類似的結果,星光原子被振動逐漸喚醒至會作出昏沉的回應,接著,這些振動向上去到意識種子,再一次在其中產生最模糊的內在運動。因此,星光永久原子獲得了以某些方式振動的力量,連結了感覺,在之後的階段變得可以產生感覺。如之前一般,這項工作受到第三元素王國的神靈行動的幫助。


將七個群組的每一組分隔開的牆壁現在獲得以星光真一精華形成的第二層壁膜,從而邁向更近似將來靈魂群組壁膜的階段。


當生命大潮去到物理層時,這個過程又再一次重覆【參看圖XI C】。在菩提物質鞘中的生命線與其連結著的心智單元和星光永久原子向外推,並依附上一顆物理永久原子。如之前一般,這顆原子收集周圍的以太物質。但是,較重的物理物質比較高層面的精微物質更連貫一致,因此,可以觀察到更長的壽命。





然後,當以太類型的原初金屬,和之後的原初金屬、金屬、非金屬和礦物形成時,以太子層面的神靈們將物理永久原子浸入祂們所屬的七個以太類型中的一種或另一種。這樣就開始了永久原子的漫長物理進化。


再次,在物理的原子子層面上,第三層薄膜加上去會成為包裹將來靈魂群組的膜壁。


以此方式,就形成了經常被稱為低等三位一體的東西,它包含了一個心智單元、一顆星光永久原子和一顆物理永久原子。


圖XII表示我們現在達到的階段,有著三個面向的真一被提供了阿特瑪-菩提-末那識這個高等三位一體,而高等三位一體又被提供了低等末那識-卡瑪-粗身這個低等末那識。





人們要記得每個層面的物質都有七種基本類型,根據物質的三個大特質(Tamas、Rajas、Sattva)其中一個的主導性而定。因此,永久原子可以從其中任何一種之中揀選出來。但是,似乎每一個真一都會為祂所有永久原子揀選同一類物質。正如我們所見,雖然是真一作出的選擇,而依附其實是神靈做的。


當然,真一祂本身就屬於七種基本類型真一的其中之一,而且這是祂第一個主導大特徵,祂的基本「顏色」、「大調」或「性情」。


真一可以為了加強和增加這個特別的特徵而選擇使用祂新的朝聖,在這種情況下,神靈將相應於真一類型的物質組或類型的永久原子附著在祂的Sutratma永久原子上。這種選擇會帶來次要色彩(那些永久原子的)強調和加強了主要色彩;在後期的進化中,雙重氣質的力量和弱項就會因偉大的力量自己展現出來。


另一方面,真一可以為了展開祂本質的另一個面向而選擇使用新的朝聖。然後,神靈們會連接到祂的屬於另一物質群組的Sutratma原子,這個原子群組是真一希望發展為主導的面向。這個選擇會帶來次要「大調」或「性情」在後期進化的最初改變成相應的結果。後一種選擇顯然要頻繁得多,而且往往會使性格更加複雜,尤其是當真一的影響力使自己感覺到更強大,人類進化的最後階段時。


高等三位一體和低等三位一體的永久原子都屬於同一類型,一旦高等三位一體相對永久的身體形成時,就會確實地重現祂們永久原子的大調。但是,在低等三位一體的身體的情況下,決定為這些身體選擇使用哪些物質時,還會有其他各種因素。


真一不能夠對永久原子施加直接作用;在高等三位一體到達高級進化階段前,也不會採取直接行動。但是,真一能夠確實影響高等三位一體,並通過它對永久原子施加間接的持續行動。高等三位一體從第二邏各斯汲取了祂大部分的能量和祂所有的指揮能力。但是祂自己的特殊活動與第二邏各斯指引的塑造和建造工作無關,而是與第三邏各斯相關的原子自身的進化有關。這種來自高等三位一體的能量僅限於原子子層面,直到第四輪以前,似乎主要花費在永久原子上。


使用永久原子當然是為了在其中保存振動的力量、祂們所體驗過的一切經歷的果。我們可以使用物理永久原子例來描繪這個過程。


任何種類的物理衝擊會在受擊的肉體中,建立出與其相應的振動。如果震盪得劇烈,並且在所有情況下,這些振動會被震盪直接通過菩提生命網傳送到物理永久原子。


這種從外在加諸原子上的振動成為原子中的一個振動力量,和傾向重覆這個振動。因此在肉體的整個生命中,每一次衝擊都在物理永久原子上留下印象。在肉體的生命結束時,物理永久原子以此儲存了無數的振動力量。


同一個過程在人類每一個身體中的永久原子或單元中發生。此外,學生現在會熟悉於一個事實,就是永久原子(恰如其名)會在人類實體的很多次轉世中永久地留在他身邊,實際上,它是各個身體中,與因果體內不斷進化的自我一起生存並永久存在的那部分。


這個漩渦就是原子,也是第三邏各斯的生命;原子壁逐漸在這個漩渦的表面形成,它是由第二邏各斯降臨的生命所創造出來的。但是,第二邏各斯只是淡淡地勾劃出螺旋體的輪廓,就像輕薄透明的管道般;祂不會活化它們。是真一的生命流下來,再活化了第一個螺旋體,令它成為原子的一個運作部分。這會發生在第一輪中。同樣地,接下來的每一輪中,都會有另一個螺旋體被活化,並且投入活動中。


第一組螺旋體是用於影響到稠密身體的普拉納的;第二組是用於為以太分身所用的普拉納;第三組是用於影響星光體的普拉納,從而發展出感覺;第四組是用於卡瑪末那識的普拉納,令它被用作將腦袋建造成思考的工具。


由於我們現在是第四輪之中,正常在運作的螺旋體有四組,都在永久原子和沒依附的普通原子中。但是在發展程度高的人的情況下,可以有五組,甚至六組螺旋體在運作。在正常的進程中,第五組螺旋體會在第五輪中發展出來;但是正如之前說的那樣,先進的人甚至能夠於現在用瑜伽練習進化出第五和第六組螺旋體。


除了永久原子本身外,真一也開始以類似方式作用於被永久原子吸引在其周圍的其他原子上。但是,這種活化只是暫時性的,因為當肉體瓦解時,這些原子會回到原子物質總庫中。當然,它們現在被其他真一獲取並使用時,由它們之前的經驗,會更容易去再一次活化得到。


這項工作發生在真一的所有永久原子上,因此,這些原子依據與真一的關連,會比原來進化得更快速。


第八章 創造階層


正如第六章承諾過的那樣,我們現在會更詳細地描述一下有各個等級的力量與智慧的創造階層存有,祂們建造出宇宙和幫助真一去實行祂們穿越物質世界的偉大朝聖之旅。當前可用的信息有些零碎,同時認識到定義確實不清晰,我們必須努力盡量充分利用這少數事實。


我們已經看到,所有生命得以顯化的唯一且至高無上的存在,以三種方式如三相神(三位一體)表達出祂自己。當然,這在幾乎每個宗教都有不同名字來辨認祂:例如存在、意識、法喜(Sat, Chit, Ananda);梵天、毘濕奴、濕婆(Brahma, Vishnou, Shiva);Ichchha、Jnana、Kriya;Cochma、Binah、Kepher;聖父、聖子和聖靈;力量、智慧、愛;意志、智慧和活動等等。


在原初三位一體周圍,在祂們身上發出的光芒中,我們找到那些被稱為七的存在。印度教談到阿迪蒂的七個兒子;祂們被稱為太陽中的七位聖靈;祂們在埃及被稱為七位秘神;祂們在拜火教被稱為七位天神;在猶太教被稱為七種源質;基督徒和回教徒的是七位大天使,座前的七位聖靈。在證道學中,祂們通常被稱為七個行星邏各斯,每個都掌管著太陽系中祂所屬的部分。祂們一直都是七顆神聖的星球,並作為自己的肉體。


在這位聖靈的周圍是一個更廣闊的圈子,就是創造階層,祂們被稱為宇宙的十二創造教團。它由十二位偉大的神明帶領,祂們出現在古老的故事中,並且用黃道十二宮的圖案來象徵。因為黃道十二宮是非常古老的象徵性概念,其中寫下了太陽系的層面。


當據說有顆行星「統領」或是黃道十二宮星座之一的主時,意思就是行星之靈(邏各斯)支配了十二創造階層之一,在祂的掌控和指引下,建立起祂的王國和幫助真一們進化。


因此,這十二位創造階層與宇宙的建立有緊密的關係。這些知性的階層在過去的宇宙(劫)已完成了自己的進化,而因此成為一之意志(上主)的合作夥伴,塑造一個新的宇宙(Brahmanda)。祂們是建築師,太陽系的建造者。祂們充滿了我們的太陽系,而對祂們來說,我們人類的進化負有靈性、智力和肉體的發展。祂們將真一和祂的光線的的意識喚醒到「微弱感受到他」和「我」的程度,而有了這種感受,就會渴望更清晰地感受「我」和「他」,這種「想成為個體去過活」的渴望引領祂們走進更稠密的世界,在其中孤獨就有更清晰得多的概念。


在當前的進化階段中,十二位創造階層中的四位已經解放了,還有一位觸碰到了解放的門檻。因此,即使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偉大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導師中,也有五個已經自由了。所以,還剩下七位是我們須要處理的。


祂們當中幾位所做的部分工作(即永久原子的連接)早已在第六和第七章中描述過。為了完整起見,現在會再重覆一次,並且加上一些進一步的細節,整個工作被分類成各個部分,讓剩餘七位階層的每一位去負責。


A - 無色創造教團


1.第一無色(無形)創造教團被與火相關的字來描述。祂們被稱為無形的火熱氣息、火之主、神聖火焰、聖火、火熱獅子、生命獅子。祂們也被描述成宇宙的生命和心臟、阿特瑪、宇宙意志。


通過祂們的超我神聖光線,喚醒真一們之中的阿特瑪。



2. 第二教團的本質是兩面的,也被稱為「二向單元」,代表火和以太。祂們就是宇宙菩提、系統的智慧、被顯化出的理性。


祂們的功用是激起真一們的菩提。



3. 第三教團被稱為「三位一體」,代表火、以太和水。祂們就是瑪哈特、宇宙心智(活動)。


祂們的功用是喚起真一們的末那識。



B - 有色創造教團


4. 包括真一本身的第四創造教團。


驟眼看,似乎真一們與其他教團被分類在一起很奇怪,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種分類是正確的,真一們明顯牽涉於自己進化的很大一部分。外在沒有一個存在可以化為決定到祂們的進化。讓我們簡要地總結一下真一們自身的一些因素。


【1】作為第一邏各斯,祂要顯化的意志也是祂們的意志:祂們是自主行動的。


【2】真一們「向前方照亮」發送出祂們的生命(建立出光線或高等三位一體),並且通過它工作。


【3】真一們選擇了依附到祂們身上的永久原子種類。


【4】導致因果體形成的第三次大傾注來自真一們自己本身。


【5】真一們自己傾注祂們的生命進去原子中的螺旋體並活化它們,永久原子和其他原子都是。


【6】隨著進化的進行,真一們會穩定地傾注越來越多生命,逐漸地越來越接近祂們的光線(個體),還會通過個體去到人格。


5. 第五創造階層以摩伽羅來命名,也以五角形來作為祂的標誌。在祂們之間,自然界的靈性與物質的二元對立面向出現了,正面和負面彼此交戰。他們是很多神話和傳說的「反抗者」。祂們當中一些存有被稱為阿修羅,也是第一鏈的結果。祂們是擁有偉大靈性力量和知識的存有。在祂們自己內在深處,隱藏了自我的胚芽,也就是人類進化所必需的創造出「我」的能力。


第五階層將來自真一的阿特瑪面向的振動波指引到依附為永久原子的阿特瑪原子。


6. 第六創造階層包括一些被稱為太陽天使(Agnishvattas)的存有,祂們也被稱為「六如來」。祂們是第二行星鏈的結果。


這個階層還包括提婆大群。祂們將來自真一的智慧面向的振動波引導到菩提永久原子。


此外,祂們給予人類除了阿特瑪體和肉體外的所有身體,而因此被稱為「五個中間原理的賦予者」。祂們指引真一去獲取連結到這些原理(即菩提、末那識、低等末那識、卡瑪和以太分身)的永久原子【當然包括心智單元】。


祂們特別必須處理人類的智力進化。


7. 第七創造階層包括被稱為月之主(Lunar Pitris or Barhishad Pitris)的存有;祂們是第三鏈的結果。


祂們須要在人類的物理進化上工作。同樣屬於第七階層的還有一大群提婆和低等自然精靈,他們必須為確實建造人類身體而工作。


為了方便學生,附加了創造階層的結構列表。







待續。。。


翻譯:Andy Chow









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

因果體與自我 第六章
亞瑟·E·鮑威爾所著


第六章 原子的依附:I.高等三位一體


正如我們在前一章看到的那樣,第二次大傾注不只是湧進五個層面,從而為元素王國和其他王國的生命帶來存在的潮流,它還為在全靈層等著其他層面的物質為祂們準備好,並準備好開始祂們自己的進化的真一們帶來活動。


說真一們「出去」其實有點不正確。應該說祂們照耀出去,發送出祂們的生命之光線。祂們自己本身一直留在「天父的懷抱中」,同時正如我們現在將詳細看到的那樣,祂們的生命光線順著祂們在較低層面上進化所必需的材料流入物質海洋。
真一們的照耀被H·P·布拉瓦茨基用圖畫描述過:「原始三角形【即三個面的真一的意志、智慧和活動】一旦將自己反射進「天堂的人」【即阿特瑪、菩提、末那識】之中較低七層的最高者時,就消失了,回歸到「寂靜與黑暗」之中。」


所以,真一自己本身一直留在五層宇宙之上,從這個意義來說,就是觀察者。祂們棲身在五個物質的層面之上。祂們是自我,有自我意識和自我的決斷。祂們在永遠不變與平和中統治著,並且永生不死。但是,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他們會挪用物質,將各個層面的原子帶給自己。


真一們有七種類型或「光線」,就像物質也有七種類型或光線般。邏各斯(宇宙自我)的意識三個面向是意志【Ichchha】、智慧【Jnanam】和活動【Kriya】。物質中,三個對應的素質是隋性【Tamas】、靈活性【Rajas】和律動【Sattva】。


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下:意志的面向將隋性(Tamas)、抵抗的力量、穩定和安靜強加於物質上。
活動的面向將對行動、活動(Rajas)的回應給予了物質。
智慧的面向給予物質律動(Sattva)、和諧。圖VII展示了這些關連。


現在,每個真一都有三個面向的意識,不同的真一可以有七種面向比例: -


第七種類型是三個面向比例都相同的。


七種類型的物質類似地以三種素質(Tamas、Rajas和Sattva)通過不同比例來形成。事實上,被稱為第二次大傾注的生命之流是由七道生命流構成,七種物質組合的每一種在七道生命流中的每一道中找到。


圖VIII嘗試展示七種真一與相對應的七種物質。


表達相同真相(即每個真一都屬於七種光線的其中一種)的另一種方法,就是說祂原本通過可以被視為太陽邏各斯內在力量中心的七個行星邏各斯的其中之一出現,通過這些管道傾注出太陽邏各斯的力量。


然而,正如說過的那樣,每個真一基本上都屬於一道光線,但祂自己內在也有所有光線的一些部分。在祂之中沒有一絲力量,沒有物質,實際上也不是七個行星邏各斯之一的一部分。從字面上看,祂凝聚了祂們的實質,不是一種,而是所有,儘管總是以一種為主。因此,任何一位偉大的恒星天使作出少許的移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每一個真一,因為祂們是祂們的骨、血肉和靈。當然,這個事實是占星學的真正基礎。


此外,那些最初通過既定的行星邏各斯出現的真一身體,將在這裏繼續祂們的整個進化過程,使祂們所得到的該邏各斯中的粒子比其他邏各斯的粒子都多,因此,人類可以被區分為主要屬於 七道光線(邏各斯)當中的一道。


正常規則是一個真一在整個進化過程中都留在同一道光線上,因而最終祂通過一開始出現時通過的行星天使回去,但同時會有相較罕見的例外。因為真一是有可能改變祂的光線,因而通過有別於最初出現時通過的行星天使回去。這種轉移通常是針對第一和第二光線的,在較低的進化水平上,在這兩道光線上的人類相對較少。


在我們繼續描述將原子依附到真一的方法之前,我們還要探討一下另一個因素。


第二次大傾注加上其形成元素王國與其他王國的工作也會在各個發展階段帶來已進化好的存有,他們形成了三個元素王國的正常典型住民。這些存有是從上一次進化的邏各斯帶來的。現在,他們被派往定居於適合他們發展的層面;他們與邏各斯一起工作,並且之後與人類在總體進化計劃中合作。從他們那裡,人類得到了會腐壞的身體。


他們在一些宗教中被稱為天使,印度教就是神靈 - 字面意思是閃耀的存在。柏拉圖稱他們為「小神」。將「神靈」這個詞語翻譯為「神」引起了東方思想的很多誤解。「三億三千萬位神明」並不是西方術語中所說的神,而是神靈(閃耀的存在)。


祂們有很多級別,包括在五層較低層面(即阿特瑪層、菩提層、末那識、卡瑪和物理層的以太部分)的每一層代表。


祂們的身體是祂們所屬王國的元素精華形成,並且閃耀著和有很多色調,隨這實體祂本身的意志而改變形體。祂們組成了一個一直在積極工作的龐大群體,努力提高元素精華的質素,使其形成自己的身體,再將其中一些棄掉並採用其他部分,以令其更加敏感。


在高等心智層(因果層)的第一元素王國中,祂們令物質準備好成為抽象意念的外衣。在低等心智層的第二元素王國中,祂們令物質準備好成為具體意念的外衣。在星光層的第三元素王國中,祂們令物質準備好包裹著慾望。在我們現正探討的這個階段中,這個改善元素精華的工作是祂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隨後,祂們還要不停地忙於塑造形體,幫助人類自我在轉世的過程中建造新身體,帶來所需類型的物質和幫助為它排列。自我越不先進,神靈的指導工作就越繁重。以動物為例,祂們幾乎要做所有的工作,而植物和礦物的話,就要做一切工作了。祂們是活躍的邏各斯代理,執行祂的世界計劃的一切細節,並且幫助無數在進化的生命找到作為外衣和使用所需的物質。在祂們當中還有數量龐大的精靈王國存有,祂們被稱為自然精靈、巨魔、地精和其他無數的稱呼。


這群存有的一些描述在《星光體》和《心智體》中可以找到,所以無須再在這裏描述祂們。我們現在確實關注的是祂們的來歷,以及祂們幫助真一在較低層面開始進化這一部分所扮演的角色。


嚴格來說,神靈這個詞還不夠寬泛到足以涵蓋與真一有關的工作中的所有活躍參與的代理及其在較低世界的漫長朝聖之旅。這項工作是由不少於七個被統稱為「創造階層」的存有團體來完成的,令人好奇的是,真一本身就是這七個團體之一。


但是,我們現在的目是並不時要令這些描述太複雜和涉及太多,我們要注意的是被稱為神靈這個詞的所有這些代理。在之後一個獨立的章節中,我們會再次探究一定程度的細節,並且提供這七個創造階層的名字與功能【現已知道的】。


因此,我們看到,除了邏各斯與祂的創造階層外的任何搭載意識出現或者做了些什麼之前,有大量的前置工作必須先被完成,為進化場域的「形體方面」做好準備。


我們現在有使我們能夠考量原子依附於真一的三個因素,而它們是:
【1】各個層面的原子;
【2】真一本身在全靈層上的準備程度;
【3】神靈沒有真一本身的幫助,就沒有力量去進行祂們的進化。


正如我們見到的那樣,真一具有三個面向的意識,當進化過程開始的時刻到來時,每個面向的意識就會建立起可以被稱為振動波的東西,從而導致阿特瑪層、菩提層和心智層包圍著祂的原子物質振動起來。


從之前一個宇宙來的神靈本身經歷過類似的體驗,會引導振動波從真一的意志面向,去到阿特瑪層的一顆原子,因而變得「依附」在真一上,而它就是阿特瑪永久原子,會這樣命名是因為它會在整個進化過程中一直與真一在一起。


同樣地,從真一的智慧面向來的振動波會被神靈引導到菩提層的一顆原子,再變成菩提永久原子。


再次一樣地,從真一的活動面向而來的振動波被神靈引導,並且依附在心智層的一顆原子上,變成第三顆永久原子。這樣就形成了被稱為真一之光線的阿特瑪-菩提-末那識了。


圖IX描繪出剛才描述的過程。


以下是這個過程的圖像描述:從阿特瑪的發光海洋中,一層菩提物質薄膜將一小道光線與它的其餘部分分開,並在其上懸掛著一朵火花,該火花被包裹在屬於心智層無形層面物質的卵形殼中。「這朵火花由福哈特的最幼細的線懸掛在火焰上」。【德基安之書vii,5】


如前所述,那些依附在真一上的原子變成了「永久原子」;H·P·布拉瓦茨基稱它們為「生命原子」【秘密教義 II, 709】。各個層面的其他原子並不會依附真一,會遺留下來和繼續被稱為每個層面的真一精華。這個術語或許有些誤導,但最初這樣說是因為【在第五章提過】在這個階段的精華是適合依附在真一上成為永久原子的,儘管並不是真的全部都變得依附著。


阿特瑪-菩提-末那識(真一的光線)也被人用很多名字來命名;例如天堂的人、靈性(高等)三位一體、高我、獨立的自我等等。Jivatma這個詞也被應用於此,不過Jivatma可以從字面上被呈現為生命自我,這當然同樣被用作為真一了。祂還被稱為受「神格(即真一)」操控的第一邏各斯的聖子的「人格」。祂可以被視為真一傾注生命進去的一個容器。


我們在這裏有看守者、觀察者、不動的阿特瑪的秘儀,即是以最高本質一直守候在自己層面的真一,用祂的光線【阿特瑪-菩提-末那識】在這個世界生活,再操控祂的「影子們」,也就是在地球上低我的生命或轉世。圖X描繪出真一和祂的高等三位一體。


重要的是,要記得阿特瑪-菩提-末那識(高等三位一體)事實上就是真一,不過被一層物質包圍著而令其減弱了。不要因力量減弱就看不到本質的身份,因為要時刻緊記人類意識是一個單位,儘管其顯化會隨著每一個面向的多與少,以及其中一個面向在每一刻運作的物質相對密度而不同。


因此,真一在將這三個原子分配給自己使用時,就開始了祂的工作。祂本身處於自己的本質,不能夠下降到比全靈層更低的地方;所以,祂被說成是在「寂靜和黑暗」之中,即是無形之體(unmanifest)。但是祂在自己已佔用的原子之中和通過它們來生活和工作。


雖然真一在祂自己的層面,全靈層上的內在生命是堅強、自覺、有能力的,但在受到時空限制的較低層面上,祂只是一個胚芽、一個胚胎,是無能為力、沒自覺、無助的。雖然在最初較低層面的物質會奴役祂,但祂會慢慢而堅定地塑造自己到表達得到自己。其中,祂被第二邏各斯的全然持續護持的生命關照和幫助著,直到最終祂能夠在較低世界中過活得像在上界生活一樣,再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邏各斯,為自己帶來一個宇宙。對邏各斯來說,並不是無中生有;祂是從自己進化出萬物。


真一表達出意識三個面向的完滿顯化所發生的次序,與宇宙中三個邏各斯所顯化的一樣。第三面向(活動)顯示為有創造力的心智(知識的收集者)是第一個完滿其載具的。第二面向(智慧)顯示為純粹而慈悲的理性(直覺)是第二個發出光芒的;這是克里希納,人類中的基督。第三面向(意志)顯示為自我的神聖力量(阿特瑪),是最後才顯示出自己的。


待續。。。


翻譯:Andy Chow

2020年6月21日 星期日

因果體與自我 第三章至第五章
亞瑟·E·鮑威爾所著


第三章 真一的投身


探究第三邏各斯的創造活動和準備進化場域的細節之前,我們必須注意真一(Monads)或意識元件的起源,祂們為宇宙場域內物質的進化做好了準備。我們會在之後的章節回到更完全的探究。


在這些五花八門的單元的進化場域形成之前,在即將到來的宇宙中發展的他們就在神聖生命內在產生。在這本書中,已經寫過:「那會:我會複數化並出生」【歌者奧義書第二章第三節】:因此,眾生通過這種意志行動在一之中喚起。這種意志行動是第一邏各斯的,是永不分離的主的,也就是天父的。真一被描述為至高火焰的火花,或「神聖碎片」。《秘密教義》中引用的神秘教理主義說道:「追尋真理的人(Lanoo)啊,抬起您們的頭。您們看到夜空中燃點著一盞或數不清的燈嗎?」「上師(Gurudeva)啊,我感應到一朶火焰;我看到無數沒與火焰分離的火花在當中閃耀。」這朵火焰是上主所顯化的,就是第一邏各斯;沒與火焰分離的火花就是真一、人類和其他存在。「沒分離」這個詞語應該要特別注意,表示真一就是邏各斯祂自己本身。


因此,真一可以被定義為神聖生命的碎片,被最薄的物質膜分離為一個單獨實體,該物質膜是薄得儘管它賦予了每個實體一個獨立的形式,但它不會阻礙到他們自由的相互交流,他們都被周圍類似的生命包圍著。


因此,真一不是純粹意識、自我(samvit)。這是一個抽象名詞。在具體宇宙中,總是有自我和祂的鞘,然而,鞘可能是脆弱的,因此意識的單位與物質密不可分。所以,真一是意識加上物質。


證道學的真一是印度哲學的Jivatma、數論的神我、吠陀學的具體自我。


真一的生命因而就是第一邏各斯的生命,祂們可以被描述為天父的兒子們,就像第二邏各斯本身是天父的兒子;但真一是更年幼的兒子,也沒有祂們的神聖力量,並且能夠在比自己層面(全靈層)更稠密的物質中行動;同時,第二邏各斯在幾個紀的進化後,準備好行使祂的神聖力量,祂是眾多兄弟中的「長子」。


雖然真一生命的根源在第一(Adi)層,但祂們本身仍居住在全靈層上,祂們在沒有載具的情況下,還無法表達出自己,只有等待著「神子」顯化的到來。當第三邏各斯開始外在的顯化工作,塑造客觀宇宙的物質時,祂們都留在這裏。這些工作會在下一章描述。


圖IV表示真一在自己的層面等待的同時,祂們將來會在當中發展的世界正在被塑造出來。這些意識單位,即真一,被描述為神子,從創世時代開始就留守在「天父的懷抱」中,而祂們尚未「通過苦難而變得完美」。


用《亞他那修信經》的話語就是,祂們每一個實際上都是「觸及祂的神性時就等同於天父,而觸及祂的人性時就不如天父了」。祂們每一個都向著物質順序邁進,「使所有事物服從自己」【科林斯xv. 28】祂會被「播下弱點的種子」,令祂可以「在力量中成長」。【出處同上 xv. 43】從靜止的狀態展現出所有的神聖潛力,祂會變得充滿活力,展現出所有的神聖力量。

在祂自己的層面(全靈層)上全知而無所不在的同時,他對所有其他層面是無意識(「係感覺」)的;祂是用蒙蔽祂的物質去遮掩自己的榮耀,以使祂可以在能夠回應宇宙中所有神聖振動的層面上全知而無所不在,而不是只有在最高層面才會這樣。

當真一從第一邏各斯衍生出祂們的存在時,祂所顯化的意志也是祂們的意志。因此,個體「我」的整個進化過程是真一祂們自己所選擇的一個活動。我們在這個物質世界中是因為我們身為真一想要活著:我們是自己行動和自己決定的。


這個在生命更完全的顯化後一直努力的神聖脈動,可以在大自然的周圍看到,而且經常被稱為生存意志。它出現在種子之中,將其向上生長推向光;出現在花苞中,破開它的牢籠,並且在陽光下擴張。它是畫家、雕塑家、詩人、音樂家、工匠的創意天才。這種微妙的樂趣、最細膩的愉悅品味源自這種發自內在創造的衝動。當萬物通過創造而繁衍時,就最有活著的感覺。為了擴張而增加數量,這來自生存意志:成果就是活著的幸福,也是生存的喜悅。


第四章 五個層面的形成


現在繼續創造的過程,第三邏各斯(宇宙心智)在物質的空間(Mulaprakriti)工作,聖母瑪莉亞將其Tamas【隋性】,Rajas【激情】和Sattva【善良】的三種素質從穩定變成不穩定的平衡,因而彼此之間處於連續的運動。所以,第三邏各斯創造了五個較低層面(阿特瑪、菩提、末那識、卡瑪和粗糙)的原子:「福哈特(Fohat)充滿活力,將原始物質或前遺傳物質分離為原子」


順帶一提,我們可以注意到,這些原子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 -
【1】確定邏各斯的生命內在振動極限,即「神聖度量」或「五唯(Tanmatra)」,字面意思是「那個」的度量,「那個」是神聖的靈。
【2】劃出原子成長的軸線,這些線決定了它的形狀;這些對應於水晶的軸線。
【3】從振動的量度,以及各軸線彼此之間的角度關係,決定到原子的表面或原子壁。


在第三邏各斯的指引活動下,每個層面的原子都覺醒了新的力量和吸引排斥的可能性,所以它們構成分子,而較簡單的分子又構成較複雜的分子,直到在五個層面中的每一層上形成六個較低的子層面,並在每個層面上的所有七個子層面中形成。


但是,這樣形成的子層面物質並不是現在存在的那些:第二邏各斯(智慧或愛的面向)更強的吸引力能量或凝聚力能量,導致了進一步整合成我們熟悉的物質形體。


此外,在原子內被稱為螺旋體的渦卷流並不是第三邏各斯產生的,而是由真一所產生的,我們現在會探討一下。螺旋體在進化過程中會充分發展,通常每輪發展一個。瑜伽的許多練習都是為了使螺旋體更快地發展。


因此,在每個原子中都存在對意識的三個面向作出反應的無數種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是在原子的進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第三邏各斯的工作經常被說成第一次生命波或第一次傾注。


圖V描繪出第三邏各斯的工作(第一次傾注)。我們在卜探討過第二次傾注後,會在之後的章節中稍為進一步探討這個物質和第一次傾注的提升。


第五章 生命的王國


來自第二邏各斯(三位一體的第二位格)的第二次神聖生命大潮降臨到第三邏各斯活化的物質之中:這通常被稱為第二次傾注。因此,三位一體的第二位格採用的形體,不單單是「處子」或非生產性物質的形體,還是已為第三位格生命本能的物質的形體,因此生命和物質都是包圍著祂的覆蓋物。因此,準確的說法是祂是「聖靈與童貞瑪莉亞的轉世」,這是基督教教條中一個重要段落的真實再現。


這道無可抗拒的生命潮流緩慢地逐漸向下傾注到各層面和王國,它們當中每一個都花費了一段相等的時間,相當於一道行星鏈的整次轉世,涵蓋了數百萬年。【注意:一道行星鏈由七個不同等級的物質星球組成,在這些行星中,不斷進化的生命流整整過了七個完整的時代。】


在其降臨的各階段中,第二次傾注的生命被各種名字稱呼。整體來說,它常常被稱為真一精華,儘管這個術語極其量只適用於僅被各層面的原子物質覆蓋的那部分。最初給它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已經適合為真一提供永久原子。


當它賦予每個較低層面(即所有比原子層低的子層面)的物質(包括分子物質)靈魂時,它被稱為元素精華。這個名稱借用自中世紀神秘學家的著作,它們賦予靈魂給組成自然精靈身體的物質:因為他們稱這些物質為「元素體」,將它們劃分為屬於火、風、水和土元素的類別。


當大傾注(神聖生命大潮)在幾十億年前完成其經過菩提層的向下進化(傾注進心智層的最高層面)後,它賦予了靈魂給極大量的原子心智物質。在其最簡單的條件中,它沒將原子結合成分子來為自己形成身體,而只是用其吸引力對它們作出巨大的壓力。我們可以想像這股力量首次向下俯衝到該層面,完全不習慣於其振動,並且在最初無法回應到它們。它在這層面花費的十億年間,它的進化使自己習慣於以這裏一切可能的速率振動,從而使其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賦予靈魂給該層面的物質組成的任何組合,並使用它們。在這長時間的進化中,它本身將具有三層無色【無形】或因果層的物質所構成的所有可能組合,但是到了最後,它又回到了原子層(當然不是以前那樣,而是所有它獲得的力量都潛藏於內在。)


接著,吸引了因果層物質在一起的生命之潮將其組合成與該物質相對應的物質,並且其中的物質會構成它棲身的形體。這被稱為第一元素王國。由於我們在這裏探討的是真一精華的下降弧線,它的進步意味著它下降到物質之中,而不是像我們一樣朝著更高的層面上升。因此,即使在因果層上,這些精華的進化程度比我們只低不高;但是或許這樣說會較準確,嚴格來說,它的進化還沒有開始,因此它涉及的程度較小。


在第一元素王國中有七個子類別:最高的一個對應第一子層面;第二、第三和第四就對應第二子層面;第五、第六和第七對應第三子層面。


在這個層面花費了整整一道鍊的時間通過不同形體進化後,生命之潮以這些形體一直在穩步向下壓,而不是佔用它們一陣子,又脫離它們一陣子,它能夠永久地掌握它們和令它們成為它自己的一部分。當達到這個階段時,它就能夠暫時佔用更低層面的形體。於是,它採用了低等心智層(心智層的有色【有形】層)的形體,並且被稱為第二元素王國。學生應該注意到賦予靈魂的生命居住在高等心智層(因果層)上,而顯化出來的載具就在低等心智層上。第二元素王國分為七個子類別:最高子類別對應第四子層面;第二和第三子類別對應第五子層面;第四和第五子類別對應第六子層面;第六和第七子類別對應第七子層面。


為了方便參考,第一和第二元素王國的子類別列表如下: - 


在這個階段花費整整一道鍊的時間後,持續向下的壓力引致了這個過程自己重覆。再一次,生命將其形體辨認為自己,再定居於低等心智層。然後,它以星光物質的形體存在,並成為第三元素王國。如同我們在《星光體》和《心智體》 看到的那樣,心智元素精華及星光元素精華與人都有非常緊密的連繫,他的載具含有大量這些精華。在第三元素王國花費整整一道鍊的時間後,生命再次辨認自己為這些形體,並能夠賦予靈魂給礦物王國的以太部分,成為活化這個王國的生命。


在礦物進化的過程中,向下的壓力再次引起生命辨認自己為以太形體,再從這些形體賦予靈魂給我們感官感知到的這些礦物的稠密物質。


我們所知的礦物王國當然不僅包括常常被稱為礦物的東西,還有西方正統科學尚未知道的液體、氣體和很多以太物質。


在礦物王國中時,生命有時被稱為「礦物真一」就像在之後的階段被命名為「植物真一」和「動物真一」般。但是,這些名稱有點誤導,因為它們似乎在暗示有一個偉大的真一操控著整個王國般,但並非如此,因為即使當真一精華首次以第一元素王國的樣子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它早已不是一個真一,而是非常多個真一;不是一道偉大的生命流,而是很多道平行的生命流,每一道都具有自己所屬的特徵。


當大傾注到達礦物王國的中心點時,向下的壓力就消失了,並且被一股向上的傾向取代。「向外吐氣」消失了,「向內吸氣」或內吸開始了。


我們會注意到如果只有一次生命大傾注從一個王國去到下一個王國,那麼在任何時候就只會存在一個王國。但是我們都知道並非如此,原因是邏各斯發出持續不間斷的生命之潮,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會發現到多道生命之潮在運作。所以,我們自己本身就代表了一道潮;那道緊跟在我們的潮後方的潮現在賦予靈魂給動物王國;而現在這道潮的後方就在植物王國中;第四道在礦物階段中;而第五、第六和第就被三個元素王國所代表。眾生都是來自邏各斯第二面向的同一道偉大傾注的連綿漣漪。


整個計劃漸漸傾向差異化,隨著它們從一個王國下降到另一個王國,生命流劃分得越來越細。可能在所有這些進化發生之前,我們可能會認為大傾注在某一時間點是同質的,但是我們對此一無所知。


細分的過程一直持續,直到在進化的第一個大階段結束,終於細分出個體(即是人)時,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不同的靈魂,不過最初當然是一個未發展的靈魂。


將第二次生命之潮(第二次大傾注)的工作看成一個整體,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認為它向下掃與主要組織的製造有關,在適當的時候,將形成精微體和稠密身體。在某些古老文獻中,這個過程被恰當地稱為「編織」。


第三邏各斯準備的材料被第二邏各斯編織成線和纖維,它們會被製成將來的成衣 - 身體。


第三邏各斯可被想成是一位在實驗室工作的化學家;我們可以認為第二邏各斯是一位在製衣廠工作的紡織工人,這些唯物主義的譬喻可以幫助人們明白。因此,第二邏各斯「編織」各類型的布料(即是物質材料),之後會用作製成人的因果體和心智體;接著,星光物質(慾望的東西)的布料會被製成人的星光體。


這樣就形成了意識機制的材料,每一類材料的特性都取決於粒子聚集的性質 - 紋理、顏色、密度等。


所有這些生命之潮向下掃過各層面,為眾多等級的物質帶來素質,是為進化而做的一種準備,並且常常被更正確地稱為內轉(involution)。


沉浸到物質的最低階層後,第一和第二次大傾注都會轉向上,並且開始它們穿過各層面的漫長揚升:這就是所謂的進化。


圖VI試圖用圖畫描繪出來自第三邏各斯的第一次大傾注形成五個較低層面的物質,以及第二次大傾注將第三邏各斯活化的物質塑造並賦予靈魂,從而產生第三元素王國和礦物王國,並且在之後產生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


圖上也有表示來自第一邏各斯的第三次大傾注,這次大傾注導致個體化實體(人類存有)的形成。但是,在以後的研究中,我們將對此進行更充分的探討。


學生應小心注意圖VI中代表每個王國的圖像所處的位置。因此,礦物在物理層的較稠密部分顯示為完整的寬度,表明那裡的生命也就是完全操控到稠密的物理物質而已。但是,當它向上爬過以太子層面時,寬帶逐漸收窄,表示了對以太物質的操控還不是發展到完美。


穿透進星光層的小點表示有少許意識通過星光物質運作。這種意識是慾望的開始,在礦物王國中表現為化學親和性等等。來到礦物集體靈魂時,我們將再次提及。

代表植物王國的寬帶在整個物理層有完整的寬度,以太也很稠密。代表星光意識的那個部分當然比礦物的大得多,因為在植物王國中,它的慾望比礦物王國的發展程度要高得多。植物生命的學生會知道植物王國的眾多成員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展現了大量的機智和智慧,雖然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目標看來似乎是有限的。推薦對此有興趣的學生去看這本書:J·E·泰勒所著的《植物的睿智和道德》。


在動物王國中,寬帶展現了在最低星光子層面中的發展完整,表示動物能夠最完整地體驗到低等慾望;但是在通過較高子層面時,寬帶收窄,表示他對高等慾望的能力非常有限。


然而,它的確存在,所以在例外情況下,就會發生他可以顯化出極高素質的感情和虔誠。

代表動物的寬帶還表示已發展出需要心智物質來表達的智力。現在一般來說,有些家養和野生的動物毫無疑問都使用到有因必有果的理性力量,不過他們理性能運作的程度天生很低和有限,這種能力還不強大。當寬帶旨在代表普通的動物,那個點只穿透進心智層的最低子層面時;在發展程度高的家養動物的情況下,這個點甚至可以很容易延伸到四個較低層面的最高位置,不過當然它依然只是一個點,完全不是寬度完整的寬帶。


當我們在這裏考量各個王國中的相對意識程度時,我們還可以有點預期到和表示出人到達的階段。代表人類王國的寬帶一直到心智層的最低子層面都是寬度完整的,表明他的理性能力得到了充分發展。在低等心智層的較高子類別中,從寬帶變窄看出,理性的能力還沒完全發展。但,有一個全新的因素通過在高等心智層(因果層)的點引介出來,因為人具有一具因果體和一個永久的轉世自我。人類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意識都不會提升過第三心智子層面。只有隨著他的發展逐漸進步,自我才能夠提升自己的意識到第二或第一心智子層面。


最右手面的寬帶代表比普通人先進得多的人。我們在這裏有靈性高的人的意識,他的意識已進化到超越因果體,所以他能夠在菩提層上自由運作,在阿特瑪層上也有意識(最少是在離開身體時)。


我們會注意到以寬帶最寬闊的部分來表示的他的意識中心,並不是像大多數人般位於物理層和星光層,而是在高等心智層與菩提層之間的層面。高等心智層和高等星光層比他們的較低部分發展得更高,並且雖然他依然保留了肉體,然而,可以解釋的一點是,這僅僅是為了工作的便利而持有它,而不是因為他被意念和慾望所縛。這種人早已超脫一切緊縛著他去輪迴的業力,所以他使用較低載具只是為了通過它們,能夠為人類的利益而努力,並且在這些層面傾注如非這樣做就無法降臨的力量等等。


在進行了必要的離題來解釋每個自然王國所達到的相對意識程度後,重要的是要注意導致所涉及的意識得以表達出來的進化過程,必須從其最外層的載具接收到的接觸開始,即它必須從物理層開始。意識只有通過自己的載具受到的衝擊,才能覺察到外面的事情。在此之前,它一直在做夢,因為從真一不斷湧出的淡淡內在刺激感在吉瓦特瑪【阿特瑪-菩提-末那識】身上施加了輕微的壓力,就像地下的泉水在尋找出口。


關於這種上升過程以及導致人的因果體形成的第三次大傾注,我們將在適當時候在後續章節中探討。


說回第二次大傾注,我們必須留意它不僅將自己分裂到幾乎無限的程度,還似乎都是與眾不同的,這樣它就可以通過每個層面和子層面上數以百萬計的管道。因此,在菩提層上,它似乎是人的基督原理;在人的心智體和星光體中,它活化了物質的各個層面,以高尚的情緒出現在星光體的較高部分,在較低部分則以振奮身體的物質的純粹生命力湧流出現。在其最低的體現中,它從星光體衝入以太脈輪或力量中心,在此處與從人體內部湧出的昆達里尼相遇。


我們在這裏還可以附帶注意到,從人體內部湧出的昆達里尼(蛇火)屬於第一次傾注,並且存在於我們所不知道的所有層面上。這種昆達里尼的力量當然與屬於第二次大傾注的普拉納(生命力)和福哈特(即來自所有類型的物理能量如電、光、熱等等)相當不同。【參看《以太分身》、《星光體》和《心智體》各處】。


人體中的昆達里尼來自地球深處的那個「聖靈的實驗室」,在那裏仍在製造新的化學元素,展示出越來越複雜的形式,以及越來越多的充滿活力的內部生命和活動。


但是,昆達里尼不是第一次大傾注當參與構建化學元素工作的那部分:進一步發展這種力量的本質在於如同鐳等元素的生命中心。昆達里尼是第一次大傾注的物質沉浸到其最低位置後的一部分,並且再次上升到它源頭的高度。


早已提過的是,一般來說,下降穿過物質世界的生命之潮向下掃,導致差異不斷增加;但是,在其向上回歸時,它帶來重新整合,達致合一。


待續。。。


翻譯:Andy Chow